外语教育应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
来源:
|
作者:tpl-a6a601e2
|
发布时间: 2016-03-30
|
2819 次浏览
|
分享到:
在2006年,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甚至达到了22%,根据马丁·特罗的理论,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。这种转变是***的:高等教育规模,高等教育观,高等教育的功能,课程和教学形式,学生经历,高等教育的多样性、特点和界限,领导与决策,学术标准,入学和选拔,学术管理形式,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等,也正是在这个
双外语型。此类模式为主修语种加辅修语种。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,他们普遍要学习**外语。目前,英语专业人才相对过剩,而法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、德语等专业人才相对紧缺,为了适应市场需求,需要大力推进双语专业的培养力度,提高学生就业灵活性,避免人才培养过程的滞后性。 主辅修型。此类模式为专业主修成绩优良的学生增设辅修专业。对外语专业的部分学生,辅修其他专业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,一是要在整个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科技、法律、经济、贸易等课程的比重,并在教学中多采用双语或外语教学;二是要加强导师的指导,做好两种学科的有机结合,以及两种专业能力的交互提高。 强化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学校为学生和教师设计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,服务于我们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。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关键所在。因此,要按照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,根据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,对原有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,对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,获得较大的课程效益。 要拓宽专业口径,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整合,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。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、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调与结合,形成融会贯通、紧密配合、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。即把课程体系合理,教学内容优化、实验研究能力强,社会适应面宽,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。 在课程设置上,要抛弃落后陈旧的课程,改造利弊相杂的课程,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基础的新课程。正确划分文化基础课、专业课、实践课三大类课程的课时比例。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,以应用为核心,以实用、实际、实效的原则,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,使其具有科学性、可行性、适应性,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、社会认可度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。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、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,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***的体现。 在课程内容上要本着“学以致用”的思想,按照开放性、灵活性的原则把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、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结合起来,处理好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,打破学科间的壁垒,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,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、多学科间交叉性知识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来,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。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,兼顾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需要,处理好专业知识、语言训练和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,处理好业务素质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的关系,以符合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。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训环境,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,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外语专业学生不仅仅要培养语言技能,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、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,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复合创新型人才。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。